一、背景:
近年來,隨著生活及飲食方式之西方化,台灣之大腸直腸癌逐年增加。根據衛生署癌症登記報告,民國九十四年度初次診斷為大腸直腸癌近9604人,其94年發生率分別佔男性與女性癌症之第二位。九十六年度死於大腸直腸癌之病例數則4470多例,其死亡率分別佔男性與女性癌症致死率之第三位。
二、症狀:
大腸直腸癌之症狀與腫瘤之生長情形和位置非常有關。左側大腸癌症狀包括:直腸出血,最近排便習慣改變,新發生的便秘或腹 瀉,大便變細和腹痛,以上症狀可能是因為慢性或急性大腸阻塞。右側大腸癌症狀則以:疲倦和其他與貧血相關之症狀及腹瀉為主。直腸癌症狀包括:排便急迫感和裡急後重感,排便時帶血或粘液,排便不完全感,其他症狀如會陰處疼痛,泌尿道方面症狀和陰道廔管。較晚期之大腸直腸癌症狀包括疲倦、厭食和體重減輕,這些情形可能與轉移部位有關。黃疸和右上腹痛可能表示肝侵犯。腹脹造成原因為腹水或右側大腸腫塊。背痛可能是癌症轉移至骨或腹主動脈旁之淋巴管,咳嗽和肋膜積水則來自肺部轉移 。
三、診斷:
1.大便潛血反應測試:
所謂的潛血的反應,本質上是檢測過氧化酵素活性(Peroxidase ???activity)的一種檢測。血紅素的假性過氧化酵素活性會造成陽性反應。若食物中含有過氧化酵素活性或其他良性胃腸道出血,如痔瘡或憩室,也會產生陽性反應。相反的,在出血未超過一定上限或間斷性出血的腫瘤病變,則可能產生偽陰性反應。
2.肛門指診和乙狀直腸鏡:
在台灣,肛門指診可檢查出肛門以上七到十公分的直腸癌(大約 25%的大腸直腸癌),硬式乙狀結腸鏡可檢查出約50%的大腸直腸癌。
3.鋇劑灌腸攝影:
鋇劑灌腸攝影是最常用於評估結腸問題的檢查之一。但一般灌腸檢查可能忽略多數的腺性息肉和約一半的癌症的病人,雙對???比鋇劑照影,可偵測出大於二公分的病變,但對於更小的病變???則可能會漏掉。
4.乙狀結腸鏡及纖維大腸鏡:
可彎曲乙狀結腸鏡及纖維大腸鏡是重要的工具。可彎曲乙狀結腸鏡檢查深度則達35-60公分,約可達結腸之脾彎處。現代使???用的大腸鏡安全且易於操作,一般在有經驗的內視鏡醫師手中大部分可檢查至盲腸。基本上,纖維大腸鏡對於小的病灶之偵測較雙對比鋇劑照影為佳。但限於內視鏡醫師之人力及大腸鏡 ???檢查之耐受性較差,除特定高危險群病人之篩檢外,纖維大腸鏡經常被運用在鋇劑灌腸檢查有不正常之再確認,切片檢查或息肉之切除。因大腸鏡之檢查而造成腸穿孔和出血,腸穿孔發生率約0.1-0.2%,出血發生率約為0.01%(診斷)及2%(息肉切除)。
四、治療: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一般而言,早期息肉性大腸直腸癌可利用經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加以切除,扁平型或浸潤型或非 早期大腸直腸癌則以手術切除治療。接受手術切除之大腸癌,若病理檢查發現有淋巴腺轉移(?即所謂第三期大腸癌?)則病人應該接受六至十二個月的輔助性化學治療。高危險直腸癌病人則在手術切除後,應接受化學及放射線合併治療。
五、預後:
一般而言,早期大腸直腸癌經切除後,五年存活率可達95-100%。 若病灶深度已超過固有肌層,則依據手術標本淋巴腺轉移之無與有(即所謂第二期與第三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分別為?60-70%?及 30-40%。有遠端轉移之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則低於5%。
六、高危險因子及預防:
大腸直腸癌形成的模式,從正常黏膜經腺瘤階段進行至癌症,是由一連串基因的改變,演變而成。經由篩檢無症狀之高危險群病人可以發現較早期之病灶(?如腺性息肉或早期大腸直腸癌?),可以纖維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切除治療,有效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應接受篩檢之高危險群病人至少應包括:
1.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病人。
2.家族性結腸腺瘤息肉症之家族成員(為一種顯性遺傳疾病,病人結腸會有上百上千的腺瘤息肉,四十五歲時?90%?的病人會發生大腸直腸癌)。
3.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之家族成員(?指的是在家族中連續二代中有三個近親有大腸直腸癌,且其中二人須為第三者的一等親(?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同時至少一人的年紀必須小於五十歲。
4.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之家族成員,罹患大腸直腸癌比例也比一般大眾高。
5.有大腸直腸腺瘤或腺癌之過去病史之病人(終其一生出現新的大腸腺瘤的機率也會超過50%,而出現第二個大腸直腸癌的機率也較高?)。複雜的飲食因素和身體的體能活動,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較高的蔬菜水果攝取量及較高的體能活動量已被證實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藉由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可降低此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
參考文獻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http://www.canceraway.org.tw/cancerpageshow.asp?IDno=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