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簡易急救

急救成功三要素:
(
)鎮定面對危境。
(
)迅速採取正確急救方法。
(
)發揮團隊精神,不可自顧保全。
●急救常識:
急救程序:
(
)避免傷患或自己再遭受其他傷害。 
(
)不可任意移動傷患,但在危險地區(如落石、烈陽、水、火災、毒氣現場、車道等),需移至安全地方。
 
(
)迅速檢查傷勢。

     1.
觀察:呼吸、出血、瞳孔(是否放大)、膚色(是否變色、泛紅、泛青、泛黑)、畸型(體位、四肢)。 
      2.
按摸:脈博、體溫。

      3.
交談:判斷傷患的意識狀況,詢問傷患關於行動的能力、疼痛的感覺,及情緒的安慰。
(
)優先急救工作:
      1.重建血脈循環功能:

      (1)脈博消失者,施以心外按摩。
      (2)
止住嚴重的出血。

      2.維持呼吸道暢通。
      3.
重建呼吸功能:呼吸停止者,施以人工呼吸。
()迅速通知服務站或急救站,傷患可以行動或移動時,立即就醫。
     
等待救援注意事項:
(
)依傷患的情況,採取適當的姿勢。
      1.
面色潮紅者,頭部墊高。 
      2.
面色蒼白者,抬高腳部。

      3.
溺水或昏迷而有嘔吐者,採復甦姿勢。
(
)避免傷患受寒風、雨淋,注意保暖,但不可過熱或出汗。
(
)昏迷失去知覺,頭、胸、腹部創傷及需手術者,禁給食物及飲料
(
)不可使傷患獨處或單獨行動。 
(
)安慰傷患,並保持環境安靜。
 
●搬運傷患:

(
)移動前,先檢查全身傷勢,必要時加以固定。
(
)搬運途中避免震動,並需持續觀察。
(
)如無搬運或固定器具,應就地取材,變通運用。 
(
)徒手搬運,應從傷患後方交握其雙臂,抱胸向後直行(注意不可橫拖)。
 
●迷路:

(
)保持冷靜,剛發覺迷路時,距離原路線不會太遠,辨明方向後,退回最後可辨認的地方,等待救援。 
(
)發出呼救信號(如敲擊鐵製飯盒)。
 
(
)以該地點延伸,作識別記號,再退回該地點。
 
(
)保留體力,勿驚恐狂奔。

(
)`意防濕、防風,保持體溫,節省糧食。 
(
)夜間以芒草樹枝、雨衣等構築遮蔽所。
 
●請求救援:

(
)連絡內容需包括:
      1.
地點、時間
      2.
情況(地圖標示)
      3.
緊急處理方法
      4.
其他資料:傷患或迷失者的姓名、住址、年齡、性別,緊急聯絡對象、內容等。
(
)聯絡內容需寫成文字,最好有二人同行
●呼救信號: 
(
)發出信號:
三次任何可以聽到或看到的信號(如音響、震動、火燄、閃光、煙幕 ),並以一定的間段,一直重覆發出。●●●
──●●●──●●● 
(
)回答信號:
兩次任何可以聽到或看到的信號。 ●●
──●● 
●山區活動的意外防治

◎中暑或暈熱
病因:
1.
天氣炎熱、陽光瀑晒。
2.
大量出汗。 
症狀:
1.
虛弱、暈眩。 
2.
脈博急促、臉發紅。

治療:
1.
在陰涼地方休息。
2.
飲用鹽水或甜水(如昏迷不可硬灌)
3.
以冷毛巾擦拭頭、身。
預防:
1.
戴遮陽帽。 
2.
喝水、擦清涼劑(如薄荷類)。

高山病
病因:
1.
氣壓降低、空氣稀薄。
2.
缺乏氧氣。 
症狀:
1.
氣喘、目眩、脈博紊亂、臉發青、食欲不振、嘔吐、睡意。
2.
知覺反常、情緒不穩。
3.
浮腫、休克、痙攣。 
治療:
1.
立即移至較低海拔區。
2.
尿液減少變深時,須大量喝水。
3.
保持周圍空氣清新。
4.
嚴重時,立即送醫。 
預防:
1.
平時增強體力,參加中低海拔健行活動。
2.
多食豬肝、菠菜等補血食品。 
休克

病因:
多種病因,如驚嚇、劇痛、虛脫、失血等引起。
症狀:
1.
突然失去活力。
2.
虛弱、蒼白、皮膚冰涼。
3.
呼吸短促、冷顫、嘔吐。
4.
視覺迷芒、昏迷。
治療:
1.
儘少移動患者。
2.
平臥腳部墊高。
3.
勿受風寒,但不可太熱而出汗。
4.
清醒時,喝少量熱茶、咖啡、巧克力。
5.
服用藥物:一粒硫酸鹽麻醉膠囊加五顆阿斯匹靈。 
骨折、脫臼(皮下骨折、穿刺型骨折、骨骼自關節脫落)

病因:
1.
皮下骨折、穿刺型骨折。
2.
骨骼自關節脫落。
症狀:
骨折:疼痛、腫脹、變型、出血。
脫臼:關節或附近劇痛、腫脹、淤血、外表變形,不能活動。
治療:
1.
固定但勿觸及傷處。
2.
冷敷患部。
3.
預防休克。
4.
避免患處震動,立即送醫。
毒蛇咬傷
症狀:
出血性毒蛇:
1.
局部性
立即腫脹。
2.
全身性
血壓下降,半小時內皮下出血,有紅斑,並有吐血、尿血現象。
神經性毒蛇:
1.
局部性
較無腫脹。
2.
全身性
二小時內有頭昏、頭痛、呼吸麻痺現象。
治療:
1.
記住該蛇的特徵。
2.
將傷口較靠近心臟那一側綁緊,每小時鬆綁2分鐘,注意血液流動。
3.
以消毒過小刀,將傷口切開2公分,若口無傷口、蛀牙,則用口吸後吐掉或以器具吸毒,或由兩側擠壓。
4.
以茶葉、酒精、涼水擦拭傷口。
5.
立即送醫。 
預防:
1.
蛇多不主動攻擊,不可故意招惹挑戰。
2.
登山應著長袖、長褲、長統鞋、手套。
3.
避免清晨或夜間在草叢、石堆處活動。